山里紅( 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. major N.E.Brown )。是綠化、食用、藥用于一身的經濟植物。山里紅果營養豐富,酸甜可口,可鮮食用,可加工等。山里紅果實藥食同源,味酸、性溫,健脾,開胃,化滯消積,具有活血化瘀,收斂止痢等功效。現在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,山里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,長期食用具有降低總膽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等作用,是極具開發潛力的經濟樹種。
1 形態特征
落葉小喬木,最高達 7m ,樹皮深灰色。 1 年生枝條淺褐色,無絨毛,老枝深灰色。葉片橢圓形,長3. 5~9. 5cm,寬2. 6~7. 9cm ,先端漸尖,葉柄長 1. 6~5. 9cm ,無絨毛。聚傘型花序,花多,直徑3.3~6. 6cm ,萼筒呈倒鐘狀,長3. 8~4. 9mm ,密被淡灰色絨毛。果實橢圓形,直徑1. 2~2. 6cm ,褐紅色,具淡灰色的小斑點。花期 5~7 月,果期 8~9 月。
2 產地生境
國內黑龍江等東北三省分布較為廣泛,內蒙古等地均有分布。國外朝鮮和俄羅斯等地也有分布。
3 種子繁殖
3. 1 采種
種子成熟季節,選擇生長優良健康的植株,進行采種,采種后去掉果皮,清水洗凈果肉,篩選出健康飽滿的種子,裝入布袋,陰干。
3. 2 種子處理
山里紅種子種皮堅硬,透水性差,萌發十分困難,且種子具有休眠特性,必須經過處理,才能發芽,播種。處理方法:將選擇的種子用 45~50℃ 的熱水浸種,保持水溫浸泡,20min 后撈出,用常溫的干凈的清水浸泡 20~26h 。浸泡后撈出,放置陽光下暴曬,隨時翻動晾曬的種子,晾曬 20h 后,再浸泡在常溫的清水中 20h ,再進行晾曬,反復進行 3 次,之后進行沙藏變溫處理:按種子和沙子 1∶3 比例進行充分混合,混拌均勻,種沙濕度 65% ,裝入布袋中,在地面溫度 -10 ℃ 以下時,選擇向陽背風處挖坑,坑深 1.3m ,寬90cm ,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,坑底鋪1層沙子,將混好的種沙放入坑里,在坑的中間插一束秸稈進行通風換氣,然后將土填回坑內,并稍高于地面,以防積水。次年4月初取出,待用。
3. 3 選地、整地
選擇地勢平坦,水源充足,腐殖質肥沃的地塊,進行秋整地。整地前清理地塊的雜質,施足底肥,底肥最好是腐熟的農家肥。深翻地35~45cm ,耙平、耙細,做壟,壟寬60cm ,高40cm ,長度根據地塊的長度。
3. 4 播種
3. 4. 1 種子催芽。種沙混合變溫處理的種子播種前,必須進行室內催芽處理,才能播種。室內溫度23~25℃,濕度65% ,當55%種子裂口時,即可播種。
3. 4. 2 播種。生產常常采用條播的方法進行播種。壟上開3cm深的溝,溝內澆透水,待溝內水分陰干后,把種子均勻撒播于溝內,蓋3cm厚的細土,壓實,壟上覆蓋一層地膜,保溫保濕,利于種子發育,早出苗。
3. 5 苗期管理
3. 5. 1 掲膜。當幼苗長出2片以上的真葉時,揭去地膜。
3. 5. 2 水分。根據土壤墑情,調節水分。苗木進入旺盛生長期,增加澆水次數。
3. 5. 3 除草。除草要及時,防止雜草和苗木爭奪養分,影響苗木正常發育。結合除草,進行松土,增加土壤透氣性,利用苗木生長。
3. 5. 4 定苗。當苗高 10cm 以上時,進行定苗。按株距 20cm 留苗,缺苗的結合間苗,及時補植。定苗的原則是留強去弱。
3. 5. 5 施肥。 7月苗木進入旺盛生長期,畝追施氮肥 90kg ,苗木進入休眠期之前,畝施復合肥 50kg ,保證苗木養分供應,促進苗木生長。
4 病蟲害
4. 1 蟲害
山里紅苗期蟲害主要是紅蜘蛛。紅蜘蛛主要吸食苗木的葉片、芽等,嚴重時可使苗木枯萎死亡。防治方法:(1 )注重苗期管理,增強苗木的抗性。( 2)合理密植,加強苗木的通風和透氣。(3 )休眠期結合苗木的修剪,清除蟲卵和蟲害的枝條、植株。(4 )蟲害發生嚴重時,用 3~5° 石硫合劑加 0. 3% 的洗衣粉混合后噴施,或噴施 50% 的 氧化 樂 果 1000 倍 液 加0.3%洗衣服混合藥劑,2種藥劑交替噴施3次,每次間隔6天。(5 )保護和利用紅蜘蛛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,如瓢蟲等。
4. 2 病害
山里紅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。育苗的中、后期常發生立枯病。發病時苗木萎蔫,發病部位逐漸變為深褐色,直至植株干枯死亡。防治方法:(1 )苗床土壤用 40%惡霜嘧銅菌酯450倍液進行消毒,翻動床土進行均勻消毒。(2 )選擇優良的種源,增強品種的抗性。(3 )合理密植。( 4 )加強田間管理,合理施肥,促進苗木健康生長。(5 )發病嚴重時用惡霉靈2800 倍液和 60% 農用鏈霉素 1200 倍液混用,或惡霉靈 2600倍液和米達樂600倍液混用噴施植株根部,使藥液滲入床土下病害發生部位。可迅速控制病害的蔓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