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省麗水市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,林業用地面積2076萬畝,森林蓄積量超過1億立方米,生態公益林1284萬畝,森林覆蓋率81.7%,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省之首。
近日,麗水市委林業工作會議暨第一次總林長會議召開,明確要全面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、科學配置和集約利用水平,重塑林業產業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,以林長制推動林業體制機制改革……高水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藍圖正徐徐展開。
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水平
麗水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“國家公園就是尊重自然”理念,創新思維,主動參與國家公園創建。率先進行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,出臺公益林收益權質押貸款扶持政策,出臺全國首個國家公園全域聯動發展規劃,探索國家公園司法保障制度,建立國家公園“三員管護”制度。僅通過地役權改革,就為當地林農每年帶來2858萬元補償金。通過公益林收益權質押貸款,可盤活近6億元資產
同時,麗水創新推出了“國家公園+全域聯動”“國家公園+綠色金融”“國家公園+森林碳匯”“國家公園+促農就業”等“國家公園+”模式。
麗水堅持以系統觀對森林進行保護,“甌江山水工程”入選全國“十四五”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。該工程總投資55.3億元,于2021年全面啟動,按照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,開展全域全要素協同治理,因地制宜開展保護修復,實現治理從碎片化到一體化的整體轉型。
重塑林業產業富民強市
麗水把保護性利用作為林業振興的基本要求,把林業產業確定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支柱產業,通過林業振興助推林農吃上生態飯。
麗水加快建設現代林業體系、創新完善現代林業產業支撐體系、積極拓展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,加快推進跨山統籌打造特色林業產業集群、加快補齊林業加工業短板、做優做特森林康養產業三大體系建設,打造了“麗水山景”“麗水山泉”等公共品牌。
慶元縣根據實際布局林業產業集群升級,以全國0.6%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近6%的竹業產值。青田縣大力推動標準化油茶林基地建設,今年完成送苗下鄉57萬株,新增油茶面積7300畝,完成基地低改、撫育8600畝,全縣油茶種植面積超30萬畝,位列全省第一。同時,大力發展林下經濟,推行油茶林下復合種養模式,新建培育“一畝山萬元錢”基地3200畝。
為給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撐,麗水創建了中國(麗水)兩山學院、生態經濟數字化麗水研究院、院士工作站等,并通過實施“科技強林、機械強林”行動,促進科技成果加快向現代生產力轉化。
以林長制推動林業振興
麗水建立了以市委書記、市長為雙總林長,副市長為副總林長的林長制組織體系,同時設有技術林長。麗水市林長制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廖永平介紹,林長制是推動麗水林業振興的重大機遇,通過林長制改革,構建了與現代林業發展相適應的上下貫通、高效運行的基層林業協同治理體系,全市林業工作實現由林業部門唱“獨角戲”到黨政部門齊抓共管的轉變。
在推行林長制過程中,麗水不斷自我加壓,推行了平安森林、詩畫森林、富民森林、活力森林、碳匯森林五大行動,制定了林長制工作“十四五”目標,明確27項任務,并細分每一項任務的指標數。
“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,就能把自家的公益林拿來貸款,實在是太方便了。”住龍鎮龍星村村民張高忠通過“數字浙江”的“益林富民”多跨場景應用,足不出戶便可實現一鍵貸款。更令他驚喜的是,貸款不到2個小時就到了銀行賬戶上。
依托林長制,麗水實行數字化改革,正在加快建立林業保護新體系、打通林業轉型新路徑、構建林業發展新格局。